<s id="ckrl6"><optgroup id="ckrl6"></optgroup></s>
    <cite id="ckrl6"></cite>

      <rp id="ckrl6"></rp>
      <rt id="ckrl6"></rt>
      <tt id="ckrl6"><noscript id="ckrl6"></noscript></tt>

      1. <rt id="ckrl6"><meter id="ckrl6"></meter></rt>
      2. 編輯熱線:029-88214618
        廣告熱線:153-88666896
        滾動資訊:
        首頁 > 新聞 > 親子

        8000公里!39歲泉州男子騎馬從伊犁出發準備回家 目前已到達西安

        2020-12-11 09:17:44 來源:華商網 編輯熱線:029-88214618
        8000公里!39歲泉州男子騎馬從伊犁出發準備回家 目前已到達西安

        1150785.jpg

          騎著馬,看著美景,伴著夕陽,搭起帳篷,從新疆伊犁出發,目的地是老家福建泉州,規劃全程8000余公里……從今年4月7日跨上馬背出發,39歲的鄭景泰預計這場歸途要持續到明年秋天。雖然妻子在中途提前返鄉,但鄭景泰仍很享受這段旅程。“騎著馬完成旅途,一是為實現曾經的夢想,二是希望能給自己一些時間,遠離世俗,獲得精神上的自由。”鄭景泰說。

        1150779.jpg

          人

          夢想“仗劍騎馬走江湖”

          2009年曾從拉薩騎馬到四川

          “想趁年老之前,做一件人生中有意義的事情。”鄭景泰為他從計劃到付諸實踐的騎馬旅行做足了充分的思想準備。

          鄭景泰是福建泉州人,2005年畢業于西南政法大學,畢業后,曾在西藏拉薩司法系統工作過一年,此后回到福建一直從事律師工作至今。

          工作之余,鄭景泰是一名喜愛“在路上”的人。過去的十余年中,他曾獨自駕駛摩托車近10萬公里,也曾獨自騎自行車前往深圳、湖北。在2009年,鄭景泰完成了首次騎馬旅行的經歷,從西藏拉薩騎馬抵達四川,全程1000公里。

        1150787.jpg

          和很多80后一樣,鄭景泰說他很小就熱衷于武俠小說,“仗劍騎馬走江湖”的夢想從那時便在他的內心深處扎下了根。畢業后在西藏工作的日子里,經常接觸到馬,這也讓他更加堅定了要“在馬背上自由馳騁”的想法,“騎著馬完成旅途,一是為實現曾經的夢想,二是希望能給自己一些時間,遠離世俗,獲得精神上的自由。”鄭景泰說。

          “去年夏天,我將騎馬旅行的想法告訴了家人,雖然起初有一些不理解我的想法,但最終還都支持了我的選擇。”鄭景泰說,尤其是妻子的支持和陪伴,這份愛情是支撐他們一路走下去的力量,“我和妻子2017年結婚,女兒今年已經2歲了,旅途時,孩子先由姥姥照看。”

        1150786.jpg

          路

          每天平均行進30公里

          水泥或瀝青路面更考驗馬

          今年3月中旬,經過了近半年的詳盡準備后,鄭景泰和妻子乘飛機從福建泉州前往新疆伊犁。夫婦倆在伊犁當地馬場買了馬,“我們花5萬元買了兩匹伊犁馬,一匹馬還專門配備了一架馬車,用來運輸我們的裝備和隨身生活物品等。”

          4月7日,鄭景泰夫婦正式開啟旅途,從伊犁沿天山北線,每天平均行進速度為30公里,走過國道、省道、縣道,有時候也要經過一些鄉村道路,水泥或瀝青路面對于馳騁在草原的馬來說,反而是不小的考驗。在行進途中,鄭景泰也學會了如何釘、卸馬掌。

          鄭景泰說,今年7月底,因身體疲憊,也放心不下孩子,妻子提前返回了家鄉。擔心馬過于勞累,在經過甘肅蘭州時,鄭景泰扔下了沉重的馬車,他一人兩馬繼續上路,“騎著馬,看著沿途的美景,夕陽西下,萬丈的紫霞……夜晚點起篝火,搭起帳篷,整個人都會覺得異常安靜放松,也讓我感到無比的自由。”鄭景泰將旅途中的見聞通過視頻發到網上,和網友們一同分享這段美好的經歷。“經常有人問,為什么要用這樣的方式旅行……我想在有生之年,努力回到最初的樣子。”鄭景泰在他的視頻中這樣回答。

        1150789.jpg

          馬

          網上買糧草或繞路吃草

          一匹馬一路上治病花了3萬元

          出新疆,進寧夏,穿甘肅,11月16日,鄭景泰從甘肅平涼進入陜西境內。

          12月9日上午,在西安郊區一馬場中,華商報記者見到了鄭景泰。戴著一頂帽子,穿著灰色沖鋒衣,一雙高筒馬靴很是搶眼,陪伴著他的是兩匹馬,白色的叫“小別”,棕色的叫“13”。鄭景泰說,馬的壽命通常在20歲至30歲,“小別”和“13”今年分別11歲和8歲,正值壯年,“小別和13性格不一樣,小別忠誠、吃苦且情感細膩,時不時會關注我的安全;13的外號叫‘食神’,它好吃、淘氣但是十分聰明,能當大用。”

        1150791.jpg

          讓鄭景泰感動的是,8月上旬,行至甘肅酒泉附近戶外駐扎時,他突患疾病,經過了三天治療才康復出院,“當時我的兩匹馬由一旁的人家暫時照看收養,等我回來時,遠遠看到小別始終站在我的帳篷附近等著我。”鄭景泰說,原來,小別這三天來一直在等他,別人始終無法牽走,那一刻他忍不住流下了眼淚。

          鄭景泰說,如今很少能見到專門供馬休息的驛站,馬匹每天的休息和飲食成了難題,“如今道路兩旁都種上了麥子等農作物,可供馬吃草的地方越來越少,我不得不在網上購買一些糧草,或者專門繞路,找一些可供馬吃草的地方。相比之下喝水就更困難。”鄭景泰說,因為貪吃,可能吃了含有毒素的草等食物,“13”一路上生了不少次病,有時無精打采的半躺在地上,讓人很是心疼,“幾次情況嚴重,都是獸醫專門過來給馬看病打吊針,一路上給它治病就花了3萬元左右。”

        1150788.jpg

          情

          一路上陌生人熱情幫助

          陜西人仗義豪爽更讓他印象深刻

          “一路上,無數陌生人給予我熱情的幫助,也讓我更加懂得感恩和珍惜。”鄭景泰說,在途經新疆哈密的巴里坤草原時,多虧好心人和交警的幫助,給他們送來了水等生活物資,他們才渡過難關。

          鄭景泰還告訴記者,陜西人的仗義豪爽讓他印象深刻,尤其在甘肅平涼進入陜西后,不少陜西的視頻粉絲都會根據他的路線,特意前來找他,邀請其前往家中做客,有時不知不覺馱包中就多了幾桶水、幾碗面。“甚至有人在凌晨2點來找我,就是為了送充電寶和一些物資,鼓勵我。”鄭景泰說,在朋友們的幫助下,近期,他和馬兒每晚都能有了安穩的住所,這讓他在寒冷的冬日里感到十分溫暖。

        1150792.jpg

          “目前我們所暫留的馬場主人姓吳,他在得知我經過西安時,第一時間聯系到我,邀請我前往馬場休息整頓,告訴我住多久都可以,這份熱情與豪爽讓我十分感動。”鄭景泰說。

          談到下一步計劃,鄭景泰說,休息充足后,他將和馬兒繼續踏上旅途,穿越秦嶺,向商洛方向進發,“一路上就是隨心而行,沿途也會去感受各地不同的風土人情。”鄭景泰說,計劃在途經浙江省橫店影視城時,會帶著“小別”和“13”一同去參與群演,在鏡頭前出一把風采。華商報記者 于震/文 陳團結/圖

        [責任編輯:1001]

        精華推薦

        精選圖集

        熱點文章

       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商務合作 招聘信息 聯系我們 免責聲明 投訴指引

        陜西消費網 版權所有 陜ICP備14013203號-1

        地址:西安市碑林區南二環西段瑞鑫摩天城2號樓2單元2001 電話:029-88214618 15388666896 QQ:248307429

        彩神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