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s id="ckrl6"><optgroup id="ckrl6"></optgroup></s>
    <cite id="ckrl6"></cite>

      <rp id="ckrl6"></rp>
      <rt id="ckrl6"></rt>
      <tt id="ckrl6"><noscript id="ckrl6"></noscript></tt>

      1. <rt id="ckrl6"><meter id="ckrl6"></meter></rt>
      2. 編輯熱線:029-88214618
        廣告熱線:153-88666896
        滾動資訊:
        首頁 > 新聞 > 商業

        甘肅定西,他在直播間給菜“做媒”

        2021-10-13 10:08:25 來源:陜西消費網 編輯熱線:029-88214618
        甘肅定西,他在直播間給菜“做媒”

        每天傍晚六點,甘肅中部小城定西的幾千菜農都為同一件事懸著心:今天的市場供需情況怎樣,菜價是多少。

        “內官營鎮兩塊三毛四毛五毛,三岔路口好的能過3塊,誰有黃桿子五指菜給我拉過來。”這場直播僅持續了三分鐘,卻有五百多個人觀看。不小心點開直播的人可能完全搞不清楚狀況,主播王東平鏡頭懟在臉上,說一口聽不懂的方言。如果你是在甘肅定西打開的同城直播,可能會刷到幾十個這樣的直播間。這些人的直播間只有一個主題:蔬菜。

        在甘肅定西,現在種菜重新成為了當地最掙錢的生意,小城年吞吐量達100萬噸以上,對接北京、上海、廣東、浙江等大宗市場。

        (清晨代辦點前,菜農五彩的農用小車一字排開,緊急裝菜運輸出城)

        沒有誰會比菜農,蔬菜代辦,菜老板更了解中國蔬菜行業歷經的四十年變遷。中國的蔬菜行業和現代城市化進程緊密勾連。擁有“高原夏菜”產業的定西小城就是這段歷史的一個縮影。隨著時代的發展,曾經的亂象叢生、不透明的市場,如今也正悄悄地發生了變化。

        “瞎交易的時代結束了”

        和王東平一樣的代辦主播,在定西有幾百位。他們大都在40歲上下,穿著打扮并無講究,臉上滿是生活的刻痕,然而這并不影響直播間數百位觀眾圍觀。

        最緊要的事安排在前面幾分鐘。當天的菜價報完,有代辦在直播間分析最近各個蔬菜產地的天氣,判斷接下來的市場行情。最近如果價格比較高,菜農們就知道抓緊放水、追肥,早點收割,趕上價高的時候賣。

        因為從業年限久,王東平被譽為定西的“芹王”,定西芹菜在七到十月收割,然后是西安的芹菜和徐州的芹菜到了收割季,王東平跟著芹菜跑,一直到冬天,芹菜全部收割完才能回家,大家開玩笑:哪里有芹菜,哪里就有芹菜代辦老王。

        在蔬菜產地,外地老板只要將需求提供給代辦,代辦負責去當地找符合要求的菜,收取一些費用。用蔬菜代辦的話來說, “代辦就是媒婆婆,給菜做媒婆婆”。

        (王東平在看菜)

        直播間里,王東平操著一口熟練的定西方言,其實他是個不折不扣的外鄉人,他來自寧夏西吉,17年前來到這里做蔬菜生意。很多菜老板是他帶過來的,定西的菜農,他基本都混個熟臉。

        因為豐收季忙碌,他已經四個月沒回家了。一年里絕大多數時間,王東平住在賓館一間不足十平米的房間,他叮囑老板,被套不用天天換,因為他不適應消毒劑的味道。

        窗臺旁邊衣架上晾著衣服,幾件夏天的T恤和冬天的外套,兩雙鞋,一雙剛洗過,另一雙上面沾滿了泥。9月初,還是南方溽熱的時節,但是,在下了一場雨的甘肅定西小城,王東平已經套上了加絨外套。他弓著背坐在床邊上,沉默寡言,表情羞澀。

        下雨天市場上菜少,菜價高,菜農和代辦都更忙碌了。十分鐘的時間,王東平接了三個來自菜農和老板的咨詢電話,分析蔬菜市場的波動變化。在聊天的結尾,他語調升高,說 “瞎交易的時代結束了”。

        (下雨天,鏟菜女工們更加緊了手中的工作)

        不透明的市場

        那還是上世紀八十年代,因為家境貧困,王東平早早輟學出來開貨車。當時,一大批像他一樣的貨車司機從南方運貨到新疆,為了降低回程空車的成本,司機們開始琢磨,把北方的東西運到南方去賣,幾番摸索,最后他們決定運菜。優質的高原夏菜恰好填補了南方夏季高溫造成的蔬菜短缺,芹菜在南方正是最受歡迎的品類之一。

        做蔬菜代辦,首先要認識上游的南方菜老板,可是,誰會為一個素不相識毛頭小伙的商業大計買單呢?

        這難不倒王東平,他印了名片,給貨車司機朋友每人發一盒,拜托他們到南方的蔬菜市場到處發一發,就這樣,他積累起了最初的菜老板資源。兩位長沙的,一位阜陽的和三位西安老板跟他合作至今。但是他也曾被這樣找來的幾個菜老板合起伙來騙了300萬。最后王東平只能自掏腰包,花了兩年時間才把欠債的窟窿補上。

        即使有了老板,拿到訂單,王東平還要解決一個難題,就是認識靠譜菜農。作為一個外鄉人,他只能用最笨也是最直接的辦法,開著車沿著公路跑,遇到菜地就停下來,找菜農要電話。

        早些年還是現金交易,每次王東平沿公路附近的菜地找菜農時,都會提前一晚從銀行取出30多萬人民幣,用黑色蛇皮塑料袋裝好隨身攜帶。遇不到菜農時,他會將袋子偽裝得像普通雜物一樣,往車里一塞。

        因為怕被人騙,他會隨身帶著合同,不會寫字的菜農會在上面按紅手印,他會將菜農的身份證拍下來,錢先預留給菜農,再三叮囑他們晚上要把菜送過來。即便這樣,有時菜農還是會臨時把菜高價賣給別人。沒辦法,他只能靠摸瞎再去到高速路上等著,幾個小時不一定能等來一輛送菜車。

        轉機

        王東平為了找菜一籌莫展的時候,因為不認識靠譜的代辦和菜老板,菜農們也沒少被坑過。有的談好了價格,菜卸一半臨時要降價,有的讓在路邊等一等再結賬,等到晚上九點一過,菜就不值錢了。

        2019年,王東平和菜農們的日子都不好過。種菜靠天吃飯,雨多了、少了,意外的一場冰雹都能讓幾十畝地絕收。那年受到天氣影響,南北方的菜同期上市,菜價拉得很低,一斤只能賣上六七毛。菜農們干脆丟了地,不敢再種了。

        王東平收不到符合他要求的蔬菜,坐在賓館里焦頭爛額,他開始思考自己的職業新出路。晚上回到賓館歇下來就刷快手,這個習慣他保持了有六年。對于他來說,這是緩解一天疲憊最好的方式。

        這天,他第一次嘗試打開直播,聊點什么好呢?一個代辦最擅長的,就是講菜。他開始嘮最近的蔬菜行情,漸漸地有菜農會留言,今天菜價怎么樣?賣的好不好?之后菜農越聚越多,后來他養成了每天開直播聊菜價的習慣。

        (王東平在直播間與粉絲互動)

        除了直播外,王東平開始有意識地在快手平臺上試水發布芹菜需求的消息,他發布的第一條和芹菜相關的視頻就有人評論留言、私信,問他芹菜的價格、產地。他來了信心,幾乎每天都發一條需求,有時候一天發幾條。漸漸地,每天有處理不完的菜農和外地菜老板們通過私信、電話來的信息。線上聊好情況,第二天到約定地點賣菜、收菜,順暢又高效。

        (王東平的快手賬號里,除了有工作,還有對好久不見家人的思念)

        除了問菜價,有人會在私信里詢問想找卸菜的活兒,有人會推銷自己的運輸車,還有外地老板發來私信,想合作做生意。代辦們也幾乎不約而同地留意到了這么一個新穎的方式,之前閑暇時間大家刷快手玩,現在紛紛開始用它拓展工作。大家開始在平臺上聚集,菜農和代辦將“互相關注”稱為“發大財了”,這是發菜的諧音,對他們來說,有菜就有錢,有菜就有希望。

        手指滑動小小的屏幕,就能解決困擾多年的難題

        令王東平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叫劉盛的菜農。劉盛給他發來快手私信,講自己的種植規模,講當天有7000斤菜等待收購。當時劉盛正因為虧損而難熬,眼前這一車菜找不到合適的買主,再拖延下去,這車菜會越來越不值錢。

        那一車劉盛夫婦付出了諸多心血的菜,其實品相不差,但是因為市場的細分需求不同,當天的代辦沒看上。

        王東平正在三岔路口等菜,他即刻回復“你送過來我瞧瞧”。送去已經是晚上九點多了,最后,王東平收下了那一車符合他標準的菜。

        合作多次后,菜農劉盛愈發覺得當時選他沒有錯,王東平敞亮、實在。王東平對劉盛夫婦也格外放心,只要是他們兩口子送來的菜,準能收拾的干凈妥帖。這幾年間,只要王東平缺貨了,提前一天給劉盛打個電話,劉盛就把菜送過去。

        其實,手頭的蔬菜對接不到合適的市場,不僅困擾劉盛,也同時困擾著定西幾千菜農。定西有近百位蔬菜代辦,每個人都會對接不同的市場。過去,想要了解五個不同市場的行情,至少得給五個代辦打電話,如今菜農一次性就可以了解價錢,知道今晚自家的菜去哪里交易能賣上好價。

        (今年收成不錯,劉盛一家很開心)

        福建的李老板是關注王東平的客戶老板之一,他親歷了這些年因為政府的重視和互聯網的加持給自己帶來的轉變。

        他現在每天要從王東平這里收一萬斤芹菜,第二天這些菜會出現在福州的超市、餐館里。早在十多年前,收菜可不像現在這樣方便快捷,他得同時聯系好幾位代辦,用幾個省的芹菜才能湊夠需求量,就這樣收來的芹菜質量還是良莠不齊,菜葉子中間混著爛菜,一車菜都得折價賣。

        “現在代辦一天就能湊齊需求,那些亂開價的、以次充好的、答應了送菜臨時放鴿子的越來越少了,市場越來越規范了”。

        (菜農們在快手上記錄豐收圖景)

        千里之外的故事

        熬過了2019年,2020年是菜農、代辦、菜老板都大獲豐收的一年,趕上行情好,菜價一斤能高達三四塊錢。王東平還完了所有債務,在家鄉承包了一大片地種菜,還給老婆買了嶄新的小汽車。

        這些年,當地蔬菜產業正高速發展,為了蔬菜保鮮,定西小城還建了冷庫,將運輸車改裝成了冰車,菜運到廣東,朝發夕至,小城的蔬菜年吞吐量達100萬噸以上,每天這些經過王東平們手的蔬菜會長途跋涉,出現在北京、上海、廣東、浙江城市的餐桌上。

        (孩子們在田野中奔跑,四周滿是芹菜)

        互聯網的疆域可以拓展得無限大,在快手上,互相關注用戶數累計已達126億對;互聯網的疆域也可以聚攏到一個偏遠小城那么小。王東平有近4000位粉絲,其中一大半都是菜農,他們互相關注彼此,幾乎每一個粉絲王東平都能叫上姓名,能說出跟誰交易過多少菜、喝過幾次酒。他們固然是生意伙伴,也是每年金秋時節共同奮斗的戰友。

        夕陽西下,全定西的菜農們會打開手機,不管是正在地里收菜的,開車在路上送菜的,抽空吃飯的,都得先停下來,聽王東平們在直播間報菜價。

        每天為了生活奔忙之外,這群人還一起做過有情有義的事。河南水災,王東平發了條快手視頻,他要捐菜。他在市場外面立了個牌子:支援河南,收包包菜。隨后不斷有菜農看到這條視頻,主動打電話過來捐菜,一天時間,就湊齊了一車,26噸,連夜送到了河南。

        這是在幾千里以外,有關芹菜,不為人知的故事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[責任編輯:1001]

        精華推薦

        精選圖集

        熱點文章

        關于我們 廣告服務 商務合作 招聘信息 聯系我們 免責聲明 投訴指引

        陜西消費網 版權所有 陜ICP備14013203號-1

        地址:西安市碑林區南二環西段瑞鑫摩天城2號樓2單元2001 電話:029-88214618 15388666896 QQ:248307429

        彩神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