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農村!陜西42萬農民工返鄉入鄉創業
回農村!陜西42萬農民工返鄉入鄉創業
位于安康市平利縣城關鎮的返鄉創業孵化園(2022年8月10日攝)。(安康市人社局供圖)
11月28日上午,在中國·石泉富硒食品(預制菜)產業園,44歲的陳勇熟練地掂著炒勺,鍋里翻騰著的,是他正在研發的預制菜。返鄉創業5年,他入選“陜西百名農民工返鄉入鄉創業能人(帶頭人)”。
同日,陜西省人社廳出爐的統計數據顯示,截至今年三季度末,全省類似陳勇這樣的返鄉入鄉創業農民工達到42萬人,每10個縣域外就業的農民工中,就有1人選擇返鄉入鄉創業。
上世紀80年代開始,一批批中國農民離開熟悉的鄉村,奔向陌生的城市。數以億計的農民工以汗水澆灌著中國經濟“拔節生長”。
2003年前后,陜西有組織地向長三角、珠三角等地區進行勞務輸出,省外就業人數在陜西農村務工總人數中占比一度超過六成。
趨勢的改變出現在2012年。這一年,陜西農村務工總人數中,省內就業人數首次超過省外。到了2021年,省內就業的超過七成。
“外出務工是農民工家庭主要收入來源。帶動紫陽縣近5萬名勞動力就業的‘紫陽修腳技能脫貧模式’入選‘全球減貧最佳案例’。”陜西省人社廳勞務交流指導中心主任邵紅強說,“隨著脫貧攻堅、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,農村產業由少變多、由弱變強,鄉村面貌一年一個樣,這些都為農民工回流創造了條件。目前,全國以農民工為主體的返鄉入鄉創業人員超過1100萬。”
陳勇對當年第一次離開家的情景記憶猶新:他瞞著父母,天還沒亮,就偷偷溜出門,搭上頭班車。車燈搖搖晃晃照著前方的土路,“賺不到錢,絕不回家!”他暗暗攥緊了拳頭。他去過北京、到過深圳,當過建筑工人、做過銷售。在外打拼20多年后,兜里有錢了,眼界開闊了,他突然發現,現在的農村就像當初的城市一樣,升騰著希望。“有錢賺,又守著家人,這才是幸福。”陳勇瞄準預制菜風口,果斷返鄉。他創辦的陜西深鯊集團有限公司已實現年銷售額3.5億元,帶動4000余名農民增收。
2022年11月28日,陳勇(左一)和同事在公司產品展示區。(受訪者供圖)
支撐著“陳勇”們幸福的,還有政府層面的努力。“十三五”以來,陜西累計建成24個省級返鄉創業示范園區,發放創業擔保貸款358.53億元,越來越多的返鄉入鄉農民工從資金補貼、技能培訓等政策中受益。
“鄉村振興,人才是關鍵。返鄉入鄉的農民工趕上了時代新機遇,而他們也正成為鄉村的新希望。”陜西省人社廳副廳長孟小瓚說。
記者了解到,陜西42萬返鄉入鄉創業農民工中,40歲及以下者占比近六成;創辦的市場主體中,個體工商戶占比超七成,私營企業超兩成。一些優秀返鄉農民工還進入了村“兩委”班子。
“十年來,我國東西部差距逐步縮小,農民收入增速持續超過城鎮居民,加速了農民工和鄉村的‘雙向奔赴’。昔日打工‘候鳥’,今朝返鄉‘筑巢’,陜西的變化,是中國農業農村現代化的一個縮影,也從一個側面折射出中國式現代化的歷史進程。”陜西省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副研究員魏雯說。
[責任編輯:1001]
- 2022-11-29回農村!陜西42萬農民工返鄉入鄉創業
- 2022-11-11助力全民減碳:首個“個人碳減排激勵標準”正式發布
- 2022-11-06以質論價 “臨潼石榴”等級果品標準出爐
- 2022-10-19禮泉縣調優產業發展結構 推動農業提質增效
- 2022-09-30新品種“瑞玉”首發上市 盒馬發布《2022年獼猴桃賞味指南》
- 2022-11-29回農村!陜西42萬農民工返鄉入鄉創業
- 2022-11-291.8萬人高效核驗,商湯助力上海馬拉松賽順利“起跑”
- 2022-11-29餓了么啟動騎手暖冬保障,冬季物資累計覆蓋300萬人次
- 2022-11-28“暢銷19年的黑科技,優衣庫HEATTECH魔力保暖內衣”
- 2022-11-25商湯科技發布新一代AI智能質檢方案,全棧賦能智能制造轉型升級
精華推薦
精選圖集
熱點文章